|
据环球网报道,民进党当局又在岛内强推所谓“本土语”,要求全台所有中小学都必须开设相关课程,学习包括闽南话、客家话、闽东话等49种所谓的“本土语”。这项强制令自8月起就在台湾省的中小学实施,但岛内不少教师和家长都对此感到不满,有教师表示,民进党当局推行所谓“本土语政策”本质上就是想要斩断中华文化的语言和根脉。对此,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警告:哪有什么“台语”,这都是中华语言的一部分,民进党当局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,实际上是害了台湾、害了台湾的年轻一代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,因此衍生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,四川话、广东话等,都是体现地域特色的语言方式,台湾省一些民众讲的客家话、闽南话,也是体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一种形势。但这种“方言”的魅力,恰恰在于背后是民族情感的融合,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、两岸民众的一脉相承,这不应该被某些别有用心的“台独”分子,当做割裂两岸、扭曲文化认同的工具。民进党当局近来大力推崇所谓的“本土语课”,是有意将岛内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普通话,划分为“本土”和“外来”,企图潜移默化的改变台湾地区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,说白了,这就是将政治触手伸向了教育领域,大搞“去中国化”,搞“文化台独”。针对民进党当局的险恶图谋,国民党两位前主席都曾公开怒斥。洪秀柱曾表示,民进党上台后强行更改教科书,试图以此来割裂两岸关系,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残害台湾民众,其心可诛。马英九也针对此事作出过强烈表态,他直指民进党当局将学界和社会的反对意见抛诸脑后,试图以所谓的“东南亚史”来粗暴替代真正意义上的“中国史”,导致文化根源丧失支柱,这对台湾民众来说绝非好事。事实上,针对蔡英文上台后的种种倒行逆施的做法,不仅岛内政客看不下去了,甚至许多民众都十分不满。有台湾民众讽刺称,两岸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上,已呈此消彼长之势,台湾地区在民进党当局的操纵下,目光越来越短浅,毫无前景可言。值得一提的是,民进党当局的一些人一边不遗余力地与中华文化切割,一边却在私下里追求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。比较典型的就是台“行政机构”负责人苏贞昌,平日高喊“去中国化”,然而,在一次公开发言中却“露出了马脚”。原来,他即兴演讲时引述的一首赞美女性的诗,最后却被发现出自于大陆的一部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,此事一经曝光,引起了岛内民众的嘲讽。这件事还引来了国台办的回应,发言人朱凤莲对此表示,两岸血脉相连、文化相通,这些都是刻在血脉里的认同,是任何手段都抹不掉的,多看大陆的优秀剧集,对苏贞昌也是很好的教育和启发。民进党当局自导自演的闹剧,最后却成了一个“笑话”,这充分说明了搞“台独”是行不通的,民进党当局企图以文化、教育领域为阵地,荼毒下一代,散播历史虚无主义,最终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在民进党看来,由于自己是岛内的新兴政党,与国民党相比,没有历史支撑作为依据,因此便想通过弱化文化认同,进而否定过去的一整段历史,借此来掩盖自己“名不正、言不顺”的事实。但这种想法完全是鼠目寸光,丧失文化信仰的人注定会沦为行尸走肉,民进党当局妄想误导年轻一代不认祖宗、为自己推进谋“独”进程,简直就是痴人说梦,正如马晓光驳斥的那样:这样做不仅是害了台湾、也是害了台湾的年轻一代。民进党当局执迷不悟,不仅执着于“文化谋独”、还变本加厉地“以武拒统”,此类行径造成的危险后果是显而易见的。这是在葬送台湾地区的未来、拿2300多万台湾民众的切身利益开玩笑,因此,要想台湾地区迎来光明的前途,唯有统一才是正道,岛内民众最应该做的正确决定就是果断与“台独”划清界限。 |
|